3天搞懂理財迷思:衝出投資迷霧,提升理財知識,不被產品話術灌迷湯! | 輕鬆瘦下來的秘訣 - 2024年11月
3天搞懂理財迷思:衝出投資迷霧,提升理財知識,不被產品話術灌迷湯!
現在利息那麼低,解約定存改買連動債之類的金融商品比較划算?
企業買回庫藏股,要跟嗎?庫藏股真的是公司護盤萬靈丹?
高殖利率概念股讓你閉著眼睛賺不停?
看空市場買反向ETF 就對了?
投資型保單是讓你進可攻、退可守,還是讓你進退失據?
銀行存款利率屢創新低,通膨也讓你手上的錢愈來愈薄。想把辛苦省下來的存款拿來投資,靠理財商品錢滾錢是可靠的方法之一。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接觸到的銀行理專、證券公司營業員、保險公司營業員,所推薦的商品是真正符合你的需求,還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業績目標?
《3天搞懂理財迷思》內容劃分為三大部分,包括銀行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一次破解多項投資理財商品的包裝話術與計算方式,幫助你診斷本身真正的需求,判斷金融商品的實際收益與好壞,做好最符合你本身需求的理財規畫!
本書特色
1. 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金融商品,買賣停、看、聽!一問一答方式,讓你徹底搞懂金融商品投資眉角,不被推銷話術灌迷湯!
2. 簡單說明各項專有名詞,打好基礎。先看懂金融產品說明的玄機,才知道如何分析利弊、拆解招數,走出投資誤區。
3. 完全圖解!將投資關鍵全部記下來:把複雜的觀念簡單化、視覺化,不死記硬背,自然而然融會貫通!附有總結筆記,讓重點容易理解、容易記憶。
4. 專為金字塔頂端客戶投資操作的梁亦鴻老師親自跨刀授課:精心規劃3天課程,不必花時間出門上課,教你如何觀察投資地雷,自己做自己的理財顧問!
作者介紹
梁亦鴻
職稱:精進財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國立台北商業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金融業及講座經歷:
・台北國際商業銀行(營業部、信託部)
・日盛證券(國外事業處)
・亞洲證券(金融商品部、總經理室)
・華南永昌證券(金融商品部)
・南山人壽財富管理部 顧問(投資顧問團隊主管)
・正平會計師事務所 顧問
・台灣財富管理規劃發展協會 監事
・證基會「金融知識普及計畫」校園巡迴講座 講師
・經濟日報全國財富管理競賽(金融組、大專院校組)命題委員
・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 兼任講師(衍生性金融商品實務分析)
・中華民國證券商同業公會、文化大學、台北商業大學、輔仁大學推廣教育部 兼任講師
・CFP各模組講師∕證券分析師
序 讓老師幫你撥開理財投資的迷霧
第1天 如何聰明地跟銀行打交道
第1小時 銀行算給你的是單利還是複利?報酬率該怎麼算?又該怎麼存?
第2小時 想改巢換貸?銀行不讓你知道的眉角
第3小時 解約定存買金融商品?理財專員沒說的五大風險
第4小時 購買基金的12大迷思
・第一次就上手No.1 銀行存款這麼多種,應該要挑選哪一種?
・第一次就上手No.2 雙元貨幣定期存款
・第一次就上手No.3 風險低,就不容易虧損嗎?基金的風險等級這樣看!
第2天 這些觀念學起來,證券市場不再是吃人市場!
第1小時 注意雷點,避免成為出貨的對象
第2小時 學會看財報,避免存股變存「骨」!
第3小時 你是買正品還是贈品?虧掉的價差可能百年的配息都補不回來!
第4小時 複製指數有誤差,買ETF前一定要懂的觀念!
・第一次就上手No.4 學會這四點,抱股不再步步驚心!
第3天 保險是在幫你守財還是散財?
第1小時 買保險前,這些觀念你都懂嗎?
第2小時 外幣保單紅不讓,但它真的適合你嗎?
第3小時 各國都在啟動降息循環,我的利變型壽險要解約嗎?
第4小時 投資型保單是讓你進可攻退可守,還是進退失據?
・第一次就上手No.5 買保險真的可以節稅嗎?
作者序
買金融商品,你應該這樣超前部署
千禧年之後,歷經了2001年的911恐攻事件、2008年的金融海嘯,各國為了拯救市場,利率每下愈況。而在2020年全球承受肺炎疫情肆虐,導致封城、鎖國、經濟停頓,各國政府更是拚命降息,許多國家的指標利率更是向零利率看齊。何謂存款零利率?這表示把錢存在銀行,不僅幾乎沒有利息,且面臨物價上漲率遠遠高過存款利率的情況,等同於投資朋友都聽過的結果:貨幣購買力被通膨吃掉了。
為了避免這種錢愈存愈薄的窘境發生,金融業界的行銷專員開始鼓起如簧之舌,遊說你該如何好好運用閒錢來理財。
銀行的理財專員告訴你:現在的利息那麼低,解約定存,來買連動債(結構型商品)或是承作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這樣可以賺更多!
但是,他可能沒有告訴你:連動債(結構型商品)可能需要放個廿年才能夠保本!另外,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匯差」可能會吃掉了「利差」,導致你換回新臺幣之後,反倒是蝕了本!
證券公司的營業員告訴你:某家公司的營收創新高,趕快買進來存股。又或者說,某支個股是高殖利率概念股,買進之後,肯定讓你閉著眼睛賺不停。
然而,買進之後,你可能遇到的情形是股價開始下跌,然後跌停,甚至於還跌個不停!
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告訴你:外幣保單紅不讓,是理財的標配,要想財富自由,你怎麼可以不擁有?還有還有,趕快來買投資型保單,讓你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保險業務員應該還要跟你強調的是:外幣保單需要「鎖」六年(有些商品可能要「鎖」得更久),否則提前解約可能會有所損失。另外,投資型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簡稱「保價金」)結構和一般壽險不太一樣;投資型保單中所繳的保費,有一部分是用來投資的,所以保價金會隨著你所選擇的投資標的績效而起伏波動,如果貿然解約,領回的保價金可能低於你的原始投資金額(也就是虧損),甚至於它相關的壽險保障及醫療附約等,也都會一併終止——這些隱藏的眉角不禁令人驚呼:買了保險怎麼反而一點都不「保險」!
低利率時代,想要致富、早點得到財富自由,光靠薪水存款可能還不夠。想要提高資產淨值,提升理財知識力是一種必要的選擇——投資朋友除了重視並比較各種金融商品的投資報酬率之外,還得要瞭解其中的可能風險。除此之外,大家也得多多少少知道金融行銷人員在銷售各種金融商品時,或許沒有特別說出來的「關鍵重點」,讓你因「誤會」而買進(投資),因「明白」賣出而虧損(啊~多麼痛的領悟~~)!
為了避免投資朋友陷入迷思,掉進「話術」的陷阱而買進不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進而產生虧損,本書按照投資朋友經常會接觸到的銀行、證券、保險業界的金融商品,加以分門別類,羅列並解釋金融銷售人員在銷售這些商品時,「可能」沒有細講清楚而使人產生迷思的一些「地雷」。投資朋友如果能夠在選擇買進這些金融商品時,先看明白這些關鍵點,做好超前部署,相信你的投資理財之路,一定會走得更加開闊順遂!
因為利率低,你就趕緊買房?萬一開始升息了,你怎麼辦? Q:碰上低利率時代,理財專員通常會鼓勵上班族可以勇敢貸款買房子。不過,買房子只要考量利率高低而已嗎? A:低利率時代,的確是買房子的好時機。可重點是,針對住屋的需求,你可以選擇租,也可以選擇買。回想學生時代,要租個套房待幾個學期,都要花一番時間挑挑揀揀了,更何況是把房子買下來!撇開購屋時,需要考慮格局、坪數、地段、樓層、材質等因素,光是房屋總價動輒一兩千萬,而且房貸一揹就是二十、三十年的情況,對於現金流的考量,我們更是不可不慎!所以,買房子絕不能夠只是單純地考量利率高低而已。關於住屋的需求,你應該要先分析考慮是該買房還是該租賃?而當你決定要購屋置產時,又該如何安排往後的房屋貸款事宜。 一般人剛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在收入不豐的情況之下,能夠收支打平、不寅吃卯糧、變成月光族就已經不錯了,這時的小資男女通常不會有購屋的迫切需求。之後,努力工作打拚幾年,也小有積蓄,再加上即將結婚步入禮堂,就開始會有購屋的打算。這時候,我們可以定下心來想想,買房子的優點、缺點分別是什麼?租賃房子,又有哪些好處及壞處? 一般人之所以想購屋,除了傳統成家立業、安土重遷的觀念之外,再來就是認為「有土斯有財」,所以一輩子辛苦努力,就是希望存錢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一來滿足擁有自宅的心理效用,另一方面,房屋還可以保值、對抗通膨。這些都是購屋常見的理由。聽來冠冕堂皇,可是,一旦揹了房貸、當了房奴,可能會因為手頭上可支配的現金變少而被迫減少上館子或出國旅遊的機會,導致生活品質降低;更甚者,萬一房屋跌價、賣不出去,很可能就只能屈居在這一棟房子裡,終身鬱鬱寡歡了——而這,就不只是單純的成本效益可以解釋得了。 所以,我們在購屋之前,豈能不慎乎!更何況,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可能就只能買得起一棟房、揹得起一戶房貸而已,就算在下決定買房子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考慮,都是不為過的,也絕不能因為房貸利率處在低檔,就貿然地「超前部署」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