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化停止轉動: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告訴你,別再買權值股,遠離指數型基金ETF。今後的選股指標,跟過去哪裡不一樣? | 輕鬆瘦下來的秘訣 - 2024年11月

當全球化停止轉動: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告訴你,別再買權值股,遠離指數型基金ETF。今後的選股指標,跟過去哪裡不一樣?

作者:葛維斯.威廉斯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4日
ISBN:9789869531368
語言:繁體中文

亞馬遜書店五顆星熱烈好評!

指數型投資的好日子快要完了,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揭示來年投資布局
      
  ◎全球化讓我們享受便宜的手機、時尚、電子產品,但代價是我們一直領低薪。
  ◎權證、結構型投資商品、連動債,全球化衍生許多金融商品,為什麼我們賺不到?
  ◎全球化退潮,為什麼一堆權值股、指數成分股會倒下?你還抱著嗎?
  ◎全球化正逐漸停轉,為什麼股市反而有了起色?

  如果股市的萬點不是天花板,而是地板,2018年起我該買什麼類股?

  作者葛維斯.威廉斯(Gervais Williams)曾被評選為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超過30年的投資經驗讓他發現,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退出TPP、歐洲各國爭相在國界邊築起圍牆等,這些事件,不該被視為單一的政治事件,而是重大的經濟議題,是各國保護主義當道、經濟全球化退潮已經來臨的證明。

  當全球化停止,代表企業已不再像過去一樣,輕易取得便宜人力與資金,
利潤率當然無法大幅成長,投資人以往適用的策略,也將失去作用。你該怎麼辦?
     
  ◎全球化停止轉動的證據,高投資風險正現形中:

  .全球化讓企業利潤異常成長了三十年:
 
  有人說那是因為企業創新,拜託,哪來那麼多持續創新。這是因為國際貿易全球化,銀行放款業務蓬勃,金融法規大鬆綁……只是,這些全球化的好處已經用完,但壞處還沒完。

  .當生產力開始停滯不前,利潤衰退也全球化:
多數產業的潛在動能停頓,銷售減少使得競爭壓力加劇,業界都在削價競爭,利潤拉低了,實質薪資怎麼成長?

  ◎全球化停止轉動後的 投資方向、策略與選股方法

  .資產配置要排除ETF或指數型基金

  全球化停止、經濟衰退,通常會伴隨企業破產,整體大盤下跌風險嚴重,應遠離指數型基金與指數股票型基金這類與大盤連動強的產品。

  最好挑選非權值股的小型股,還有配息較高的股票。

  .選股方向:有利基的小型上市股

  龍頭沒幾年就換人,所以投資科技股不是好策略。

  未來的好標的是:在未成熟市場稱雄,規模小到巨型企業不想重金投入。
  (更多的個股建議請見本書。)

  ◎作者更大方公開,異於傳統的兩種選股方式
   
  . 看兩個數字:現金回收期控制在三年左右、每年股利要持續增長

  .選擇優質服務的公司

  想擺脫利潤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對顧客有價值的服務,這種公司可由「產品準時完成交付率」與「顧客抱怨率」兩項數據中判斷。

  這兩項數字怎麼找?

  當全球陷入成長停滯期,你的投資獲利如何不停滯?

  三種策略你一定要掌握:

  別只看指數成份股,別投資管理層級很多的公司,還有最後一項是?

  作者的選股方向台股如何應用?本書特邀台股達人幫你篩一篩,揭示來年投資布局。

名人推薦

  《先探投資週刊》專欄作家/鄭清文
  《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
  《商業周刊》財富網專欄作家/股魚

作者簡介

葛維斯.威廉斯(Gervais Williams)

  曾蟬聯2009、2010年葛蘭特梭爾頓會計事務所舉辦的「年度投資人」獎。2012年管理的「全方位收益信託」,被評選為「最佳新興投資信託」。接著,在2014年榮獲《What Investment》雜誌「年度基金經理人」的頭銜。

  出版的《慢金融》(Slow Finance)闡述反傳統的投資觀點,並在隨後的著作《未來很微小》(The Future is Small),進一步詳述這些想法,引起廣大好評。

  自1985年起就一直在倫敦發展,在英國基金管理界以偏好中小型上市公司股票聞名,目前擔任米頓集團(Miton Group plc)總經理,是成長型股票投資的常勝軍。

譯者簡介

劉復苓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曾任《經濟日報》記者,現專職翻譯。曾獲兩屆經濟部金書獎、以及政治大學科管好書Top10。

  譯作有《華頓商學院的高效談判學》、《海龜投資法則》、《為什麼經濟會搞砸?》等七十餘本。個人部落格:「Clare的文字譯站」(blog.xuite.net/clarefuling/tw),以分享海外生活趣談和旅遊經驗為主。
 

推薦序一   想從全球化退潮中全身而退?,你一定要看!/梅林‧桑默斯特‧韋伯
推薦序二   請投資有利基市場或法規支持的公司/鄭清文
推薦序三   指數型基金正在過氣!投資要化被動為主動/乾隆來
推薦序四   當世界不再是平的,你的投資策略仍一成不變?/股魚

前言  指數投資好日子快完了,未來三年得積極選股

第一部   全球化停止轉動前的景象和企業轉型
第一章    全球化,大勢已去
貿易自由化、銀行放款業務蓬勃,金融法規大鬆綁……
好處已經用完,壞處還沒完。

第二章    全球化讓企業利潤異常成長了三十年
有人說那是因為企業創新,拜託,哪來那麼多持續創新。
這是因為國際貿易全球化,加上借貸好容易。

第三章    金融鬆綁,不借錢擴張就被滾蛋
收割創新成果,太慢。借錢購併比較快。
金融海嘯讓借貸成本提高,但央行大推量化寬鬆。

第四章    幸好有中國,帶頭頂住全球衰退,但……
中國信用擴張的規模史無前例,之前,英日美都成了泡沫,
2016之後,中國要怎麼安然度過?

第五章    政府抑制衰退,造成經濟一灘死水
央行和政府用刺激方案,讓衰退的自然過程戛然中止,於是
生產力不佳的企業一直被人為操作所支撐。

第六章    生產力停滯不前,利潤衰退全球化
多數產業的潛在動能停頓,銷售減少使得競爭壓力加劇,
業界都在削價競爭,利潤拉低了,實質薪資怎麼成長?

第七章    投資風險仍居高不下,證據是──
上市公司現金股利保障倍數,2011年以來越來越惡化,
這意味企業普遍不投資未來。

第二部  全球化停止轉動後的投資方向、策略與選股方法
第八章    資產配置要排除ETF或指數型基金
整個產業、整個經濟都沒啥成長,
投資ETF哪可能獲利顯著成長?你得針對個別企業。

第九章    選股方向:有利基的小型上市股
龍頭沒幾年就換人,投資科技股不是好策略。
好標的:在未成熟市場稱雄,規模小到巨型企業不想重金投入。

第十章    選股標準1:生產力改善
現金流量穩定,以三年為期改善企業生產力。

第十一章 選股標準2:提供有價值的高水準服務
準時交付,很能刪減流程和成本、而顧客抱怨率卻很低,
能訂較高價、現金流持續增加。

第十二章 全球化停止後,對付下跌風險的三策略
別只看指數成分股,別投資管理層級很多的公司,
要參加這家公司的股東大會。

結論  全球成長停滯期,我的投資獲利不停滯


 

前言

指數投資好日子快完了,未來三年得積極選股

        對多數人而言,文化準則就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準則。然而,集體態度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其波動程度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歷史上不乏這類例子:英國停止公開絞刑,是因為群眾變得太愛觀賞。

  全球化風向改變,卻極少人理解

        事實是,社會態度非常善變──能夠警覺到這些改變絕對有其用處。全球化風向變化已經歷時一段時間,直到最近還很少有人發現它大勢已去。那些後見之明的事件,可從目前的社會趨勢發展看到,例如:英國脫歐(Brexit),或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在在凸顯了這個新方向。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金融界──也許更明顯。市場已進入震盪期,社會從全球化的美夢中清醒已經成了政治問題,但全球化消退對市場的影響仍未被充分理解。這有點像兒童派對上玩的遊戲,從一張小碎片猜出整個圖案──近距離很難看出全圖像。

  極低的債券殖利率,不僅代表借貸成本較低─也意味著未來報酬平平。
  我在之前的著作曾強調,幾十年來的信用擴張已經大幅扭曲投資標準。《 慢金融》(Slow Finance) 和《 未來很微小》(The Future is Small)兩本書,揭露了全球成長趨緩時、可望打敗市場的投資策略。

  下跌風險大增,指數型基金已不可靠

        然而,如今轉折已過、經濟趨勢已斷然改變。我們可以更確定,未來市場趨勢將與過去幾十年非常不同──它將從原本雨林的長年生氣勃勃、轉變成溫帶疏林的四季循環。
  經濟循環即將再現。夏天──冬天──夏天──冬天……。而且會有更多企業出現衰退。企業界將再回到興衰互見的局面。

  當越來越多企業出現衰退,投資的平均績效(financial averages)便失去吸引力,也就是說,指數型基金已經過氣,如今必須採取更果斷且精挑細選的投資。積極選股將是一大重點,可是,投資人要如何知道好股票需具備哪些條件呢?本書將提出幾個顛覆傳統的選股標準。

  那些只熟悉一套經濟情況的人可能會覺得我的答案有悖常理,但找出問題的解答已經刻不容緩。投資策略的改變程度將遠大於過去三十年!

推薦序一

請投資有利基市場或法規支持的公司
《先探投資週刊》專欄作家、高科技馬歇爾控股執行長/鄭清文

  從2005年《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發表之後,能充分運用全球化分工優勢的公司順勢興起。從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美國蘋果公司,2017年推出10週年紀念機種iPhoneX,它卻沒有一支智慧型手機是在美國製造的,便可見一斑。

  市值成長到約8,000億美元的美國蘋果公司,帶動了臺灣蘋果供應鏈從上游晶片製造的台積電,到下游組裝的鴻海、和碩營業收入和獲利的成長。相比之下,臉書(Facebook)的臺灣分公司資本額才300萬元,卻帶走臺灣廣告界近100億元的生意,造成臺灣五大媒體廣告總量通通下滑。

  全球化的浪潮走到今天,是贏家拿走一切的世界,在投資市場上更是如此,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帶動的各國量化寬鬆政策,在全球化的平臺推波助瀾下,讓資金沒有國界,全球化資金推動的資本市場繁榮,也讓各國房地產及股市跟著大漲。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未來的走勢難明,更是大家都關心的議題:2016年英國投票退出歐元區,2017年美國聯準會宣布縮表、從市場收回資金,2018年歐元區也即將跟進,敏感的投資人應該知道全球化趨勢已經改變。

  本書是由英國2014年度最佳基金經理人葛維斯.威廉斯所撰寫,他在這關鍵時刻分析過往歷史經驗、趨勢的形成,前瞻未來,提出正確的投資建議,是一本投資股票、基金,關心金融趨勢發展必讀的好書。

  投資有利基型產品或服務的公司

  不僅是歐美全球化趨勢的轉變,中國跟印度的領土軍事對峙、北韓洲際飛彈試射引發東北亞的緊張,也都牽動著亞洲投資界敏感的神經。低利率跟政府補貼不是萬靈丹,2016年南韓的韓進海運不堪長期虧損倒閉,造成六成貨物靠韓進運輸的三星電子貨物無法靠港,牽動了全球貨櫃航運聯盟的大洗牌。2017年英國主要飛中東航線的君主航空無預警的宣布倒閉,讓投資個股的選擇,更是充滿了風險。

  本書作者建議,未來必須投資有利基型產品或服務的成長公司。以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咖啡為例,四十多年來,已經成為總市值近800億美元(約新臺幣2.4兆元)的全球咖啡連鎖店,也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口中最敬佩的公司,因為賣咖啡是全球最沒有競爭障礙的產業。

  創始於臺灣永和夜市的平價咖啡85度C,2017年7月7日宣布第1,000家店在美國德州休士頓Bellaire開幕,美國休士頓市長席維斯特‧透納(Sylvester Turner)更特別宣布開幕當日,為休士頓的臺灣85度C日,帶動85度C的股票市值達到500億元,未來在美國預定開到150家店。這就是利基型產品的一例。

  政策或法規支持的公司,也是選擇

  另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則響應美國總統川普的號召,將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面板廠100億美元(約新臺幣3,000億元)。而來自於臺灣的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9月宣布通過自動駕駛車上路的新政策2.0,為臺灣汽車電子化自動駕駛供應鏈,帶來大成長的動能。汽車駕駛的人工智慧晶片領導廠商輝達(NVIDIA),其創辦人也是來自於臺灣的黃仁勳,今年更是50年來首度取代英特爾跟微軟,登上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開場演講的第一位臺灣人。

  展望國際趨勢、回頭觀察臺灣競爭力,在投資路上不斷閱讀和辯證,祝福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成功投資之道。

推薦序二

指數型基金正在過氣!投資要化被動為主動
《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

  倫敦的投資高手雲集,本書作者葛維斯‧威廉斯又是高手中的常勝將軍,他不只繳出優異的操作績效,還提出石破天驚的投資理論,預言「未來三年金融市場文化的變化程度,將遠大於過去30年」。威廉斯斷言全球化的大退潮已經來臨,在景氣循環重新降臨,大量企業衰退的預期下,放棄ETF這種被動式的基金,轉向擁抱主動式投資,是保全我們財富的終極選擇。

  自從金融海嘯之後,被動式的ETF成為投資市場的主流,「選股」不再是基金經理人的天命。認真看公司、認真選股、精挑細選投資組合的基金經理人,往往被只知道死抱台積電、亞馬遜、蘋果等少數龍頭企業的菜籃族、退休族打敗,這幾年被動投資當道,真正實現了「躺著就能賺大錢」的傻瓜投資天堂。(反映指數成分的ETF,抱的全是龍頭企業──權值股。)

  為什麼權值股不能買?ETF熱過頭

  這個趨勢的出現,動能來自於幾方面,第一當然是中央銀行QE(量化寬鬆)放出的鉅額熱錢,掌控熱錢的金融機構,傾向以高流動性龍頭股為首選投資標的;第二是電腦投資模型的不斷進化,追逐勝利組合圈內的少數股票,演化出漲者恆漲的投資準則,ETF選股模型產生近親繁殖的內化效應,甚至引發AI理財機器人終將自相殘殺的預言。

主權基金推波助瀾,傻瓜投資術大行其道

  第三個動能,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動能,則是來自於巨獸等級的主權基金。挪威國家主權基金在2017年9月突破1兆美元,還有杜拜、卡達等中東石油基金,新加坡的淡馬錫、GIC等國家投資基金,再加上全球最大、坐擁3兆美元的中國外匯存底,這些基金都是鎖定各國龍頭企業,由電腦模型決定投資分配的被動式基金。

  挪威主權基金光靠謹守「各國指數成分股,各投資持股1%」的原則,創造出20年平均年報酬率5.6%、過去5年平均9.3%的優異成績,又大、又笨、又不費神的恐龍等級國家主權基金賺大錢,產生巨大的龍頭效應,被動式的投資法則引發所有大小基金跟隨,更是傻瓜投資術大行其道最重要的推手。

  指數型基金正在過氣,下一步呢?

  金融市場總是盛極而衰,趨勢的轉折點往往在歡樂派對的氣氛中悄悄降臨,葛維斯這本《當全球化停止轉動》從各個面向提醒投資大眾:各國的政治領袖拚命築起保護壁壘的高牆,在央行過度信用擴張之後,所有大型上市公司習慣輕鬆獲利,一旦趨勢反轉,企業可能會屍橫遍野,全球化的高峰已過。

  投資人必須提高警覺。

  葛維斯強調,經濟循環即將再現,企業重回興衰互見的局面,而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衰退,靠股價指數模型來投資的基金將會失去吸引力,葛維斯高喊:「指數型基金已經過氣!」至於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好好保護你手中的資產,請看內文分曉。

推薦序三

當世界不再是平的,你的投資策略仍一成不變?
《商業周刊》財富網專欄作家/股魚

  世界從來都不是依照個人的想法而轉動,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集體意志的結果。當轉動的方向改變,便意味著以往適用的邏輯與策略,將勢必失去作用。

  讓我們來想想所謂的投資技巧是指什麼?這泛指因應當時情勢所發展的對應方法,能判斷情勢不墨守成規、因地制宜者,才是最終的贏家。在《孫子兵法》有曰:「水因地而制流,兵應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其概念指出,用兵要依照敵情變化來克敵致勝,若我們將手中的資金與投資標的,視為是用兵的話,那麼該怎麼調度來取得勝利,就是投資人最重要的功課。

  作者指出,近幾年世界各地的政經局勢,已經隨著各種保護主義的興起,而悄悄的起了變化。像是以往極右或是極左的政治理念僅是小眾的想法,如今已一個一個的威脅到主流政黨,甚至於影響到總統的選舉結果。這所展現的就是,過往的自由貿易所帶來的貧富差距,已拉大到足以民心思變的程度。在保護國內產業與工作機會的呼聲日益高漲,進而使各種貿易協定逐步的撕裂。可以想見的未來,貿易壁壘將日益增高,資金的流動方式將被改變。

  而這對投資人的影響是什麼?我們舊有的投資策略發展的基礎已悄然改變。當基礎改變時,若我們墨守成規,卻期待相同的投資策略可以帶來相同的績效結果,這無異於緣木求魚。我們能做的是擁抱改變,在改變的浪潮襲來時,讓自己站在浪潮之上,而不是被浪潮所吞噬。

  投資最忌諱的是,沒有發現所持有的投資標的在各種浪潮已經失去競爭力;投資最不幸的事情,就是抱著一檔已經失去競爭力的個股,卻還傻傻的期待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殊不知失去競爭基礎的企業若要再起,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舉個科技業的實例來說,現今每個人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均是搭配電容式觸控螢幕,有誰還記得早期的電阻式觸控螢幕?當年蘋果iPhone手機帶著電容式觸控螢幕,掀起手機操作的革命浪潮,幾乎所有的廠家都發現電阻式觸控螢幕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幅消退,這也使得手機製造商採購的意向轉變,在短短的一年內,電阻式觸控螢幕的供應商從寵兒變為過街老鼠,股價也從雲端摔落(某家電阻式觸控廠商的股價,在一年內從240元跌落到70元的區間,如今只剩下不到20元。這段時間股價毫無起色,持有的投資人損失慘重)。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投資不知變通、不知要觀察情勢,並適時調整,最終便得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讀者拿起這本書,請靜靜思考書中所說的一切,是否正在逐步發生。當世界由平走向出現各種關卡障礙,那麼你的投資方式是否要跟著改變呢?這個答案留給讀者自己去想想吧!
 

全球化讓企業利潤異常成長了三十年 全球化在1980年代中期進入最後階段,這對多數企業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時期。許多公司連續擴張數年,享受銷售與利潤長期亮麗的成長。在長達三十年的期間,列名英國股市的主流大企業總價值大幅增加──從1985年的1,650億英鎊,增加到2015年的1.6兆英鎊以上。如果再加上這些企業發出的股利收益,總價值共增加了14倍之多。 這三十年間股市巨幅上漲,主要拜幾個利多趨勢之賜: 全球化之下的國際貿易以難得一見的高速度,推動企業的銷售成長達數十年之久。.較低的借貸成本(雖然風險較大)成為資助企業成長的方式。放款市場的鬆綁也加速企業的成長,因為貸款可以用來資助額外的企業擴張。利率下降,企業借貸更多,獲利力便更高。.股價漲跌,深受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的影響,而三十年來長天期債券殖利率激降,大幅提高了公司收益的估值。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以上利多持續了非常久的時間。 金融創新總是趁榮景參一腳 獲利能力的強大與持續增加、以及對收益的估值不斷上修,致使股票市場屢創新高。當一個極端正面的趨勢可以數十年不衰,投資的整體報酬規模就會非常可觀。 隨著股市和企業信用交易的蓬勃發展,金融服務業享有驚人成長。英國的金融服務業要比其他國家更國際化,因此該產業的成長,再加上營運的全球化,把倫敦推升為全英國最成功的商業區。 我的第一本書《慢金融》中,提到自1980年以來的這三十多年,金融業文化已經大幅改變。儘管全球化大大助長媒體和製藥業的成長,但這個趨勢在倫敦有更加極端的影響。 隨著全球放款市場規模擴大,放款市場成長到足以睥睨英國股市的地步。金融創新也來共襄盛舉(繁榮期的典型現象):英國金融業全面採用了複雜的金融衍生商品。權證、結構型投資商品、擔保債務憑證、資產擔保貸款──全都發展出規模可觀的市場。金融服務業如今龐大不已,倫敦每日外匯交易高達2兆美元。《慢金融》書裡提到金融產業營運範圍擴大,致使金融業的規模遠遠大於英國經濟體的其他產業。 企業利潤率,高漲不墜是一種反常 這一路上企業獲利豐厚。英國企業的利潤分享(Profit share,編按:類似員工配股)在2000年初的網路熱潮中增至最高點,自此以後,利潤率增加速度稍微趨緩,但在多數產業中還是維持居高不下的態勢。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