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呼喚:物種起源的終極探尋,挑戰神權的達爾文革命 | 輕鬆瘦下來的秘訣 - 2024年11月

遠古的呼喚:物種起源的終極探尋,挑戰神權的達爾文革命

作者:潘于真王志豔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20日
ISBN:9789865165093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66元

物種起源VS宗教論戰,挑戰神權的科學革命!
從小獵犬號到唐恩莊園,跟隨達爾文的腳步探索生命的演化!
 
  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的規律或結論。
  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的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不要因為長期埋頭科學,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待詩意的感受能力。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西元1809-1882年),英國博物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天擇演化,解釋了適應的來源,並指出他認為所有物種都是從少數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到了18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
 
  本書從達爾文的兒時生活開始寫起,一直追溯到他所經歷的不凡旅行以及獲得的偉大成就,再現了達爾文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讓廣大青少年朋友了解這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學習他那種對科學真理堅持不懈、對困難挫折毫不畏懼的堅毅品格。
 
  物種起源掀起科學革命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用大量的事實,說明了一個令人驚奇的事實,生物界是在不斷變化的,有著自己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現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若干少數生物的直系後代」,生物演化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且有規律可循。牠們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不斷發展、演化。這種發展和演化不是什麼超自然力量干預的結果,而是自然界內部對抗的結果。也就是說,生物的發展和演化並不是由上帝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決定的,而是變異遺傳、生存抗爭和自然選擇的結果……
 
  人類的起源與性選擇
  達爾文認為,男性魁梧、勇敢、好鬥及精力充沛等特性,與女性在這些方面的特性相比,男性在原始時代獲得的,後來又有所增強,這主要是因為男性為了占有女性而展開競爭的結果。同時他還認為,男性有更大的智力和創造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性選擇所造成的。為此,他還列舉了很多事實來說明這個問題。
 
  性選擇的作用在人類早期生活中表現尤其強烈,達爾文稱,越是強壯、勇猛的男性,就可以選擇吸引人的女性。因此,人類的起源也完全可以用性選擇來解釋……

作者簡介
 
潘于真
 
  從小熱愛文學、世界史,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旅行家環遊世界,如今為了照顧孩子,雖不能常常出國旅遊,但可以寫下自己認識的世界各國人物,希望能以此激勵孩子們和更多讀者勇敢追尋夢想。
 
王志豔
 
  專職作家。

第一章  歡快的童年
第二章  學校寄宿生活
第三章  特殊的大學生涯
第四章  劍橋求學
第五章  科學考察的開始
第六章  環球旅行(一)
第七章  環球旅行(二)
第八章  環球旅行(三)
第九章  航海考察的勝利結束
第十章  歸國後的忙碌生活
第十一章  與表姐艾瑪結婚
第十二章  建立演化理論
第十三章  艱難的研究工作
第十四章  華萊士事件
第十五章  《物種起源》問世
第十六章  科學與宗教的論戰
第十七章  《人類的起源》
第十八章  人生的最後十年
達爾文生平大事年表

故事導讀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西元一八〇九年至一八八二年),英國著名博物學家,演化論的奠基者,被譽為「演化論的始祖」。他以淵博的知識、敏銳的眼光發現並提出了生物界的演化規律,打破了宗教神學關於生物起源的荒謬觀點,開拓了人類的視野;他提出的「演化論」觀點對近代生物科學產生了龐大而深遠的影響,被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列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西元一八〇九年二月十二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什魯斯伯里小鎮。父親是當地的名醫,希望達爾文長大後能夠繼承父業,因此十六歲時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達爾文自幼對大自然充滿熱愛,喜歡打獵、採集動植物標本,對學醫並沒興趣。父親無奈之下,又將他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神學,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名牧師。達爾文仍然無心聽取神學教導,將大量的時間花在聽取自然科學講座和進行科學實驗方面。
 
  西元一八三一年,達爾文大學畢業,經人推薦參加了英國政府組織的環球航行,開始了五年漫長而艱辛的科學考察活動,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回國後經過對所搜集資料的分析和思考,達爾文逐漸形成了生物演化的概念。
 
  西元一八五九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整理,達爾文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該書運用大量的資料,證明形形色色的生物並非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抗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第一次有系統的提出了生物演化學說,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
 
  此後,達爾文又出版了《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人類的起源》(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等多部著作,以不可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了他的演化論觀點,提出物種的變異與遺傳、生物的生存抗爭和自然選擇等重要論點。
 
  晚年的達爾文儘管體弱多病,但是依然以驚人的毅力,堅持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和寫作,表現出了一個偉大科學家堅持真理、不斷研究的崇高精神。
 
  西元一八八二年四月十九日,達爾文病逝於他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唐恩莊園,人們將他的遺體安葬在牛頓的墓地旁,以表達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敬仰與懷念。
 
  本書從達爾文的兒時生活開始寫起,一直追溯到他所經歷的不凡旅行以及獲得的偉大成就,再現了達爾文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讓廣大青少年朋友了解這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學習他那種對科學真理堅持不懈、對困難挫折毫不畏懼的堅毅品格。

第一章  歡快的童年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指引著你從危險的峽谷中步向康莊大道,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達爾文 (一) 在距離英國倫敦兩百二十公里、距離西岸約一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英國的古城什魯斯伯里。彎彎曲曲的塞文河在這裡轉了個急彎,將一個由小山組成的半島圍了起來。 這個城市很早就在這個河灣中發展起來,城裡的街道逐漸向小山的頂端延伸。塞文河的大橋將什魯斯伯里與城的四郊連接起來。從市裡向西北方向走,通過威爾斯大橋,沿著塞文河岸走半公里,在弗蘭克爾區就能看到什魯斯伯里的近郊以及坐落在塞文河岸的懸崖峭壁之上的一棟三層紅磚瓦房。 這棟樓房是偉大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華林‧達爾文醫生(Robert Waring Darwin)在西元一八〇〇年建成的。樓房的旁邊是一個花園,花園裡種著各種供觀賞的植物和果樹。有一條小路穿過峭壁,這條名叫「醫生路」,旁邊長著一棵栗子樹,樹枝相互平行的彎曲著。 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伊拉斯謨斯‧達爾文(Erasmus Darwin)生活在英國工業革命初期。他依靠著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成為那個時期很有成就的人。他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曾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但是他的學問主要都是靠自學而來的。 伊拉斯謨斯想像力十分豐富,善於思考、推理和歸納,並勇於實踐,這讓他成為英國工業革命初期有名的思想進步、博學多識的科學家、發明家、哲學家、醫生和詩人。 伊拉斯謨斯在大學畢業以後就以醫生為主業,透過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就成為全國醫學界的權威。他曾幾次拒絕成為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御醫,是一個熱愛科學、自由,不貪圖權勢和名利的人。在多年的臨床實踐基礎之上,他努力研究各種醫學理論,寫出了兩大卷醫學專著《生命學》(Physiology)(又被譯為《生理學》),第一次比較有系統的提出了一系列治療精神疾病的重要理論和方法,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在這本著作中,伊拉斯謨斯認為,每個有機體中都有內在的力量促使生物演化為更高級的形式。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