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一種跨文化的分析與比較 | 輕鬆瘦下來的秘訣 - 2024年11月
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一種跨文化的分析與比較
媲美《菊花與劍》風靡四十年的人類學經典!讓我們一窺讓人又愛又恨的美國人的心靈深處!
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儘管評論家們言之鑿鑿的宣稱「後美國時代」即將來臨,美國的影響力仍然無所不在。Facebook、iphone、ipad、NBA、華爾街、哈佛商學院、好萊塢電影、Google,更不要說民主、人權、法治,這些來自美國的蜜糖仍然帶給我們每一個人關於繁榮與幸福的想像。另一方面,美國又像是一個邪惡帝國,憑著絕對優勢的武力在世界舞台橫行無阻,先斬後奏的擊殺賓拉登,完全無視國際公法。為了填補國內財政赤字亂印鈔票,不惜打亂國際金融秩序。在環境議題上,為了照顧本國大資本家的利益,拒絕簽署種種節能減碳的國際公約。甚至,當代最正直敢言的公共知識份子喬姆斯基多年前即痛批美國為全世界最惡劣的「流氓國家」!
就好像知名的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 Benedict)女士形容日本人又像靜謐的菊花,又像嗜血的武士刀,美國這個國家,一方面在民主、人權、科技、流行文化、產業創新等方面都足為世人的表率,卻又常令人恨得牙癢癢的。美國人,這個似乎我們都很熟習的民族,為何充滿著這麼多的矛盾呢?我們對美國人的好惡喜憎,有多少是基於事實,又有多少來自誤解呢?
更進一步地看,我們可以發現美國文化中許多其他民族難以理解的現象:
常言道「美國是老人的墳場」,美國人好像沒有孝道這一回事。有錢的銀髮族移民到風光明媚的佛羅里達安享晚年,窮的就只能住安養院(有1800萬的美國老人住在這裡)。作子女的一年打一次電話問候媽媽就算是乖孩子了。可是,每次選舉的時候,政治人物無一不高喊「家庭價值」。這些只是虛偽的政客的口號嗎?還是美國人其實也很愛家呢?
美國人熱情、友善,會在慢跑的時候與你打招呼、會為你開門讓路、會在咖啡廳裡與你閒話家常。但,等到你跟他做了十年的朋友,他還是只是這樣對你。「等距交往」的原則讓美國人習慣與相同的方式對待每一個身邊的人。
美國人數學其爛無比,但其實美國人對「量化」有一種難以抗拒的著迷。上從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美國國債美中貿易逆差、下至Kobe Bryant在湖人隊主場的得分記錄,美國人頑固的要用五花八門的數字來認識這個世界。當歐洲觀光客來到白宮前的華盛頓紀念碑時,問的是後面的歷史典故,而美國人問的是那根柱子的高度與體積。
美國人的醫療科技水準領先全球,可是不僅看病的花費高的離譜(即使有保險給付,割個盲腸的手術也要十萬台幣),等待看病的時間也是曠日廢時。但即使如此,美國人對歐巴馬政府要推動的健保方案卻似乎不太領情。其實,美國人對身體、疾病、病人的奇特看法,造成了他們在醫療保健問題上難以承受的重擔。
美國人是世界最重視自由與人權的國家,即使焚燒國旗、購買槍枝的權利都受到憲法的保障。但從西部片中威風凜凜的警長以來,美國警察的權力非常之大,以致於警察濫用暴力的事件屢屢發生,而槍枝氾濫的結果是多起重大的校園槍擊事件已奪去許多無辜的寶貴生命。自由與權利、法律與秩序,是什麼樣的原因讓美國人無法在其中尋求平衡呢?
美國人非常相信個體的自主性。他們相信事出必有因,而每一個因都是行動的主體造成的。因此他們重視個人的選擇與行動,強調個人的意見,甚至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改變世界。然而,這種「行動式樂觀主義」(Effort-optimism)在歐洲人看來卻太天真樂觀,而強調集體共識與和諧的日本人看來,又太粗魯莽撞。
如果你想瞭解那些流傳已久的關於美國人的種種迷思與謠言,或是你想知道自由、平等、權利等等這些因美國而流傳全世界的價值是如何在他們的生活中被實踐的,《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是你必讀的一本經典之作。本書初版發行於1972年,由心理學家Edward C. Stewart與傳播學者Milton J. Bennett合作編撰,輔推出即廣受學術界與實務界好評,不僅成為研究美國文化與美國人性格的經典人類學作品,更是各國外交、企業、NGO組織在與美國人溝通合作時必備的參考書。從美國人的感官認知、語言習慣等抽象思維結構,到個人、團體、組織、禮儀等社會關係的理解、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歷史與個體的交織互動、再到他們對競爭、合作、愛情、友情等價值判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系統性的分析了美國人的一言一行背後的深層動機。無論你是將要出國深造的留學生、赴美談判的商務代表、美加10日遊的旅客、或是剛在午夜的酒吧與金髮帥哥有一場浪漫的邂逅,本書都是幫助你深入瞭解美國人的經典首選。
看完本書之後,你會發現:
別看美國人一副自信滿滿、很罩得住的樣子,那都是裝出來的。其實內心裡他比你還渴望別人的認可與讚美。
下次去美國人家別急著帶禮,否則受寵若驚的他會誤以為你想賄賂他。
遇到公司主管或是指導教授,別拿出東方人那一套,低聲下氣地裝作溫良恭儉讓,他為因為你的過份謙虛而不知所措。
在餐桌上你的美國朋友若是不斷的開你玩笑、向你挑釁,別生氣,那只是他們互相熟習與呈現友誼的方式。
美國文化不允許他們從種族、膚色、宗教、社會地位來衡量他人。也就是說,他不會看到你的黑頭髮與黃皮膚就以為你不為說英文。所以,還是努力一點把英文練好吧!
無論你喜愛還是厭惡美國,《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都是你深度理解美國的經典必讀之作!
本書特色
1.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從人類學家的角度深度剖析美國文化的書。
2.在美國已風靡四十餘年,是所有大學與跨國文化工作者必備指南。
作者簡介
愛德華.史都華 Edward C. Stewart
生長於一個異族通婚的家庭,因此自幼即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很有銳利的觀察能力。他畢業於德州大學的心理學系,隨後在美國多所大學任教。
米爾頓.班奈特 Milton J. Bennett
在太平洋各小島擔任和平隊志工的經驗讓他對不同民族截然不同、但各具特色與智慧的文化模式著迷不已,畢業於明尼蘇達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之後,於波特蘭州立大學任教,鑽研跨文化交流與自我意識研究,並成立了跨文化交流研究院(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米爾頓另外著有《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引言
第一章 跨文化問題研究的分析架構
跨文化互動
文化的相對性
觀念和價值
「客觀」的行為標準?
第二章 美國人的知覺與思維
感覺
知覺
美國人的知覺與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的差異
美國人的事實觀
美國人的實用主義
美國思維中的否定推論與零邏輯
美國思維中的潛在動因
美國人的分析思維
第三章 美國人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
美國人對待語言的態度
沃爾夫假說
語言與觀察敏銳度
語言與社會關係
作為思維模式的語言結構
美式英文的兩極對立
美式英文中的模糊性
非語言行為
第四章 活動方式
行動取向
活動方式的多樣化
工作和娛樂
時間和時間取向
行為的目的性
成就的可測量性
競爭和隸屬
成就含義:個體
歸屬含義:集權
第五章 美國人的社會關係形態
社會身份
平等
人情關係
正面交鋒
不拘形式與繁文縟節
友誼
個性化和非個性化
合作與「公平競爭」
被愛的需求
角色的專門化
第六章 美國人的世界觀
人與自然的關係
物質主義與私有財產
社會進步觀
社會進步和時間概念
量化
衛生與疾病
第七章 美國人的自我
自我的範圍
個人主義和個性
依靠自我與個人主義神話
自我驅動
對系統化思想的抗拒
文化的變化
第八章 跨文化的交流互動實踐
交際中的情感
同情
移情
美國式的交際風格
問題至上
直截了當
清楚明瞭
私人化
不拘禮節
美國人的種族中心主義
交流過程的種族中心主義
移情和行動
結論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第七章:美國人的自我觀個人主義和個性美國人的個體觀念萌芽於以17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40)為代表的哲學傳統。洛克主張人作為一種生物是自然的基本單位。【原注:儘管17世紀的英國思想傳統被認為是個人主義概念的起源,但這個名稱的創立者卻是阿勒克西.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他在1835年發表的《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首次使用了「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一詞。】個體的存在先於社會的秩序,自利(self-interest)即是個體的行為目的,而社會制度則起源於個體之間的互動中(Bellah et al., 1985, 143)。這個觀點在早期美國歷史中影響很大,亞當.斯密 (Adam Smith)關於自利這隻「看不見的手」 調節著自由經營體系的運作的觀點,就是它在經濟學上的應用。然而,真正代表早期美國個人主義思想的是富蘭克林,他在著作中提出了「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的觀點(Bellah et al., 32-33)。美國人很重視個人的選擇,這種教育從很小的時候便已開始。我們可從美國家庭的一個生活片斷看到美國孩子的自主權是怎樣受到激發和鼓勵的。清晨,母親將不滿周歲的女兒放進嬰兒椅中,然後去給孩子準備早餐。母親挑選了兩種不同的嬰兒麥片,每一種麥片的包裝盒顏色都有明顯的區別,母親兩手各拿一盒麥片,把麥片舉在小孩面前讓小女孩挑選她喜歡的顏色。不到一歲的小孩,至少在食物方面,已經開始學著表達她個人的愛好並作出自己的選擇。在大多數的國家,人們既不會培養也不能容忍小孩表達個人的意願。孩子只能得到母親認為是最好的或者母親按照社會標準所選擇的東西。但在美國,鼓勵孩子自己拿主意,形成自己的看法,處理自己的問題,擁有自己的所屬物。總之,學習從自我的觀點看待世界,得到了社會的絕對認可。美國人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權威,不管是家庭、傳統、或是特定組織,他們通常都不會毫無異議地聽從權威者的指示。如果一個人的自立能力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那就有可能對他的物質成功造成威脅。例如,在一項有關阿巴拉契(Appalachia,美國東部的一個地區,屬阿帕拉契山脈中、南段)貧困家庭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匱乏狀態歸咎於這樣的事實:阿巴拉契當地的貧困家庭不像大多數美國家庭那樣,容許他們的孩子向其父母的權威進行挑戰,因此,那些孩子們長大後沒有能力改變他們所處的經濟狀況。美國人從生下來的第一天開始,就在家庭裡學習一種強烈的自我中心觀念(self-centeredness),這反映在他們的個人主義之中,且對美國的價值體系產生重要的影響。個人主義把自我看做是一個社會中的文化的基礎結構。自我是行動的單位並且是控制行為的中心。在工作中,大部分的決策都是為了追求職業目標中的自身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個人成就(Bellah et al., 27-39)。美國的員工對其工作機構毫無忠誠而言,他們的去留決定很可能取決於工資或晉升的機會。美國的行政管理人員和經理們也為了相同的原因而跳槽。此外,自利也對他們的管理決策起著相當大的影響。例如,新來的經理總是毫無例外地要撤換一批擔任關鍵職務的人員而用自己的人接替他們的工作,並取消正在進行的計畫以便有機會使他們自己的計畫得以實施。對這類做法人們通常這樣解釋:經理們希望他們管轄之下的全部活動都能記到自己的功勞簿上。美國的個人主義如果被照搬到國外則可能招致外國人對美國人失去信任。例如,在一項有關北歐與美國合資企業狀況研究報告中,好幾位北歐人都表示了他們對美國經理管理風格的不滿。其中一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要想瞭解美國人在經營上的決策方針就必須先瞭解他在個人事業方面的計畫,因為美國人作出的任何決定都不是以合資企業的興旺為目的,而是考慮到是否有利於他們個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另一位北歐人則將一名新來的美國經理所採取的一系列的行動措施比作一把「新掃帚」,將其前任的項目一掃而光。新經理們通行的做法就是讓自己的律師對美國公司與北歐公司簽署的合約進行重新審核,尋找法律上的漏洞以便終止美國公司認為獲利不大的案子,即便未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那也不妨礙美國人運用法律上的技術主義武斷地終止那些無利可圖的合約。有時,美國公司恐嚇要起訴北歐公司,由於付不起與美國大公司打官司的高昂的法庭辯護費,北歐公司只能屈服於美國人的恫嚇。兩位北歐人認為自從70年代以來,美國人的合資企業並不在乎其聲譽。在類似兩性關係與社會責任的道德問題上面,以及在偏見與財務等行為準則上面,個人主義也同樣顯示了它的影響力。在上述範圍,美國人對一般約定俗成的標準可能會採取質疑的態度,一旦對社會及道德產生疑慮他們往往求助於自我的主觀感覺,投合自己對於信念、人生目標,和價值觀的看法。個人主義的主觀層面被看作是「表現性的」,這呈現在個體對幸福與物質享受的追求之上,也包涵了在掙脫外界的束縛與社會規範之後的表現自由(Bellah et al., 27-39)。在道德及行為準則方面,個人主義判斷一件行為是否正確,往往只根據兩個條件來加以衡量:第一,直接參與某一行為的各方都表示同意(如在性行為中),第二,該行為不傷害其他的人。如果這兩個條件得到滿足,接下來美國人便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了。個人的衡量標準使美國人擁有非常寬廣的行動選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