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你好:揭穿原生家庭的幸福謊言 | 輕鬆瘦下來的秘訣 - 2024年11月

都是為你好:揭穿原生家庭的幸福謊言

作者:長谷川博一
出版社:世茂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4日
ISBN:978957879926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96元

「幸福家庭」只是假象
戴著脫不掉的面具,扮演理想角色的人們,
為了成為「乖孩子」,只能拼命壓抑…

  「乖孩子」的面具下,藏著說不出口的秘密…
  在「過度控制」和「忽略放縱」間找不到平衡點的家長,
  雖然對孩子訂下重重限制,自己卻做不到。
  壞掉的大人與心靈受創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都是為你好」是最沉重的枷鎖。
  它限制住孩子的發言權、讓孩子壓抑想撒嬌的欲望,
  為了獲得父母的愛,選擇成為「品學兼優的乖孩子」。
  直到再也無法壓抑自己,偽裝的面具崩壞,出現異常行為,
  父母才會訝異:「我的孩子很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殊不知,充滿沉重氣氛,卻又無法對外訴說的家庭環境,
  才是最大的原因。

  然而,單純責備父母並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通常也是延自上一代的父母。
  這些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父母,也無法教孩子「如何愛自己」。
  受傷的孩子與壞掉的大人,只能一起偽裝下去嗎?
  具有豐富諮商經歷的臨床心理師,將帶您抽絲剝繭,
  尋找家庭問題最深處的病根,解開「親子關係」的真正問題!

  每個孩子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
  每個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也反應著家庭潛藏的風暴與失序。
  一般人看不懂,也不願意去看懂。
  讀了這本書,你會恍然大悟,也會願意正視孩子行為與家庭問題間的關連性。
  否則,壞掉的家庭只會持續製造出受傷的孩子。──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志恆

名人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作者 李崇建
  心曦心理諮商所 所長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志恆
 

作者簡介

長谷川博一(Hirokazu Hasegawa)

  1959年生於日本愛知縣。臨床心理師。日本東海學院大學及同大學研究所教授。專攻領域包括心理治療法、犯罪臨床心理學(鑑定)、兒童虐待、家暴、自殺、自傷行為、輟學等。由於與作家柳美里的諮商內容收錄在作品《家族秘密》(日本講談社)中,而受到關注。主要著作有《沒有無能的孩子》(ダメな子なんていません)(日本新潮文庫)、《連結親子情感的魔法》(親と子の気持ちを結ぶ魔法のしつけ)(日本PHP文庫)、《救命啊!我不想虐待孩子》(たすけて!私は子どもを虐待したくない)(日本徑書房)、《壓力鍋下的孩子:都是規矩惹的禍》(世茂)等。

譯者簡介

楊毓瑩

  臺大日文研究所畢業。喜歡旅行、塗鴉、閱讀。覺得從事文字工作,分享知識是一件愉悅的工作。
  信箱:[email protected]
 

前言

第1章 「問題兒童」真的有問題嗎?
愈來愈無法理解孩子的「世界」
叛逆是獨立的力量
判若兩人的孩子
什麼是「乖孩子」?
孩子眼中看到的「大人的心靈色彩」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
叛逆小孩的內心世界

第2章 孩子的謊言與家庭的秘密
不想讓父母知道的秘密
孩子的秘密反映家族的病根
做不到「適當管教」的父母
「教養」變成「命令」,最後演變成父母的「枷鎖」
「危險孩子」的未來值得期待
孩子求救訊號受到忽視

第3章 面具下的壓力爆發,孩子情緒的行動化
脫不掉的面具
手腕傷痕的傾訴
憤怒的大腦
少女遺留下的部落格
「令人感到驕傲的學生」發自內心的吶喊

第4章 孩子是家庭功能的一環
從「開心果」變成「資優生」
孩子的願望與解離性家庭
存在感薄弱的孩子與小大人
看著父母吵架的小孩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三代同堂的矛盾與問題
問題兒童的徵兆

第5章 虛假的「都是為你好」                                       
「都是為你好」?
家庭逼迫念書,掙脫束縛與蛻變
怪獸家長也是世代承襲的產物
如何治療家長
拿菜刀威脅孩子的家長與教師
過度指導的教師
教師版「都是為你好」的真相

第6章 校園問題與班級崩壞
「校園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霸凌與自殺的連鎖效應
加害與被害的界線
無用的「霸凌定義」
地下校園暗黑史
發展障礙孩子的傷最重
發展障礙是為了學習「尊重」

第7章 柳美里的心理諮商記錄1 活在謊言中
嘗試心理諮商
父母自己做不到的「禁止事項」
合理化與否認
遺失的虐待記憶
母性的真正意義
不愛自己的危險性
養鳥是一種自殺行為
角色扮演遊戲與和諧親子關係
雙面的騙子
壞學生的求救訊號

第8章 柳美里的心理諮商記錄2 重生與心理諮商師之眼
無自覺母親所帶來的「虐待的世代連鎖效應」
心理的防衛機制
改變模式,廣為流傳的割腕自殘
作用於潛意識的諮商
脫離現實的「模範」父親
家庭秘密造成的悲劇
ABCD人格理論的應用
「作夢」的意義
「情緒起伏」與夢境的關係
為時好時壞的狀況而苦,邁向治療的道路

第9章製造感動,打造全新的親子關係,迎向未來
孩子最希望父母做什麼?
「理解」孩子的心情
暴力是親子關係大禮
逆向管教」
關鍵在於父母是否愛自己

結語



  諮商室的門被打開,一個人走了進來。
  這次前來諮商的當事人是一位女性,看起來應該有點緊張,表情有點僵硬。

  房間裡擺放著一張面對面坐的四人桌。身為心理諮商師的我,坐在桌子內側,面向桌子的左邊,為當事人(委託人、接受心理治療者)著想,我特地將對面兩個椅子空著,希望當事人自由選擇坐哪一邊;可以坐在我的正前方,直接與我四目相接,也可以選擇坐在右側、斜對著我,避免與我直接視線接觸。無論選擇哪個位置都可以。

  對方剛開始似乎有點猶豫到底要坐哪裡,不安的樣子,透露出這樣的訊息。這大概是第一次接受心理諮商吧。

  「因為是第一次見面,所以你可能有點怕我。不如請坐在與我呈九十度直角的側邊,可避免直接與我面對面。」
  我提出這樣的建議,並請他坐在我的對面右側。

  「我無法和小孩保持適當距離。在孩子面前,我不是壓抑自己的情感,就是處於情緒爆發的狀態。」
  「我覺得自己活得好累。」

   這些話是委託人的傾訴。他看起來似乎不太會將喜怒哀樂形之於色,我因此看出他的內心早已疲憊不堪。前來諮商這種煩惱的家長,以母親居多,他們沒有例外,都抱持著下列這種想法。

  「教育失敗,後悔莫及。」

  但是在諮商過程中,只要解開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牢牢守住的「絕對不能洩漏口風」的秘密,他們的煩惱幾乎都會隨之消逝。而且,讓他們得以消除煩惱的並不是心理諮商師,而是本已「窮途末路」的自我,心靈產生「觸動」,因此改變了令人擔心的親子關係和孩子的言行舉止。

  請你回想教養孩子的過程。

  養兒育女最辛苦的階段,絕對是嬰幼兒時期。剛出生的嬰兒對一切懵懂無知,不會思考也做不了任何事。嬰兒沒有溫暖親切的心,也沒有骯髒的心。我們用「純真無瑕」這個美好的詞來形容這樣的狀態。

  生產、與新生的存在第一次碰面的瞬間。幾乎所有為人父母的都會為之感動。

  「感謝你來到這個世界,太令人開心了!」
  「我真幸福!」

  這是專屬於母親的幸福時光。然而,這種滿心的喜悅,轉眼間便蕩然無存。為了讓手無縛雞之力的嬰兒,在不遠的將來能適應殘酷的人類社會,父母必須「從零開始教起」。這就是「教養」與「家庭教育」。最後演變成父母在困境中搏鬥。如果從漫長的生涯來思考,嬰幼兒時期其實算相當短。當我們回過頭去看,甚至會感嘆「一晃眼就過了」,產生深刻的感觸。

  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拔孩子長大,隨著第一階段的養育工作告一段落後,彷彿早已伺機而動的「關卡」,突然出現在眼前。也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叛逆期」,青春期。

  到這個階段為止,孩子的教養成果很明顯的都與父母有關。為過去的教養成果進行結算時,如果可以肯定先前的親子互動方式帶來的是「正面的盈餘」,父母應該會感到安心。相反的,有的父母發現自己竟然陷入「負債」覺得很不安,似乎己好像掉入地獄。還有另一個可能面臨的問題是,在這個時期尚未浮出水面的潛在症狀,爾後可能會發展成「嚴重」好幾倍的症狀。像我一樣凝視著「心靈黑暗面」的人,我們的存在正在告訴人們,繁忙的社會導致孩子的成長過程產生變異,並且有很多人從孩子的外貌和態度中,讀取到負面的訊息。

  青春期,確實一個是容易暴露教養方向的危險地帶。
  但這絕對不是人生的「總決算」。

  這或許是一個讓父母省思過去的親子關係,在認為有必要的時候,修正與孩子的互動關係,共同摸索全新教育模式的大好機會。

  前來諮商的人們,有很多人都只看到「青春期「小決算」的表面,就感到走投無路。身為心理諮商師的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讓這些人從徒勞和絕望中解脫,為他們標示希望、勇氣、動力、挑戰的路標,使他們邁向未來,陪他們從絕望中振作,改變看待事物的觀點、積極的生活。

  其中也有人因為覺得一切都太晚了而苦惱不已,也就是在孩子長大成人後,甚至當孩子也為人父母之後問題才浮現,自覺錯失良機並放棄挽救親子關係。但與這些人的相遇,也給了我很多啟發。

  無論在哪個時期,都要相信絕對沒有任事會「太晚了」。
  「感動」。這是珍貴的機會來臨的瞬間。

  老實說,在我剛擔任心理諮商師的前期,即使具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但對於現實生活中怎麼樣的教養方式才有利親子關係發展,我其實是不確定的。然而,經過不斷與處於悲劇深淵的人對談過後,我的教養觀念有了大幅度的改變。「追求令人滿意的教養方法」,這樣的想法本身就匪夷所思。這些體驗徹底瓦解了我的刻板印象。

  養育孩子不是「方法」或「技術」。重要的是以什麼樣的觀點因應瞬間發生的事實,和用什麼心態感受已發生的事情。任何人,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幸福,都應該活在「幸福中」,感受著幸福。

  雖然我只能以不特定的方式指稱,無法指名道姓,不過有一群人賭上他們自己的人生,引導我產生了無限的發想,這對我而言「如獲至寶」。他可能是虐待孩子致死的父母、是和我諮商過後自殺的人、殺害他人而成為死刑犯的人,或者是犯罪受害者及其遺族等,總之他們無疑是一群活在「極限」中的人。

  我希望所有活著的人,即使沒有特別的理由或根據,都要抓住幸福的真實感受。請絕對不要放棄這個目標。當你認真伸手抓住「幸福感」的瞬間,你就會像是解開沉重的腳鐐一般,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輕盈感,認識這個平穩的世界。在幸福的面前,任何常識和場面話都會逐漸消失。

  另一方面,有些人喪失支撐著自己的明確根據後,就無法保有自我,例如「厲害的教育家」、「成功故事的主角」等,當我將視線移到他們身上,我從他們的身上看見了悲傷。

  沒錯,說出這種言論的我,在現代社會裡或許會被視為「乖僻的怪人」。

  接著,本書原書名「お母さん「あなたのために」と言わないで」意思是「媽媽,不要再說『都是為你好」。我用隱喻的方式,希望將深遠的意義完整記述於本書中。至於意義究竟是什麼,希望你能讀完全書,得到領悟,如此我將感到萬幸。

  想要愛孩子的父母,隨著藉由諮商「觸動自己的心靈深處」,過去認定為教養的「問題」,彷彿也跟著改變容貌。從當初「為孩子」努力生活,轉而變得更關心自己的生活,想要體驗充滿「舒適」、「悠哉」、「適度打馬虎眼」等全新感受的生活方式。督促孩子做這、做那的「教養理論」,最後都變成藉口。知識和技術只是理論,無法實際體會教養子女的真實感。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超越眼前瑣碎的「堅持」,將眼光轉向更高的境界,深刻體會「身為人,真好」的感受,不知道該有多棒。我始終相信人們總有一天會到達這樣的境界。

  因此我在本書中,主要以小學到高中的孩子為對象,介紹許多孩子們想要對父母親說的話,這些話乍看之下複雜難以理解。我則居中擔任翻譯者,努力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將訊息傳遞給家長。孩子的用語或許直接而強烈,表達方式也可能令人感到衝擊,或者口吻委婉溫和。書中藏著許多足以引發讀者好奇心的小巧思,慢慢閱讀下去,我相信一定可以自然的察覺到自己「內心的變化」。

  當所有人都能期待「初次的體驗」,並做好「覺悟」的準備,我也將感到榮幸。

  另一方面,心理諮商師還有一個必須好好整理的部分。
  父母一直以來假裝若無其事,牢牢守住的秘密。並且,父母有時候還會對心理諮商師隱藏這個秘密。
  那就是「家族的秘密」。
  
  由父母傳襲給孩子的家族秘密。這不僅是親子關係,其實在很多案例中,都是由父母的父母(對孩子而言則是祖父、祖母)傳給父母,再由孩子繼承這個家族的秘密。像我一樣的心理心理諮商師,必須負責理解並解讀這個秘密。如果我說這是心理諮商師全部的工作,即使全力傾注於這個部分也不為過。

  走進房間的那個人,神情依舊僵硬。我很難從對方的表情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也不清楚他內心微妙的情緒變化。

  突然,對方問了我一句話。
  「老師,你會用常識看待事物嗎?」

  雖然那一瞬間我不懂他這句話的意思,不過我還是立刻這麼回答了。
  「不會,我是跳脫常識的人。」
  聽到我這麼講,那個人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

  這就是我與作家兼劇作家柳美里女士初次會面的過程。爾後約半年間,我總共和柳女士進行了六次晤談(但這六次也包含了準備階段和開會,因此可以定義為正式「諮商」的次數為四次)。並且,柳女士透過與我之間的對談,察覺對於令自己感到煩惱的兒子所施行的虐待,其根源其實來自於「家族的秘密」,他將這段心路歷程紀錄於《家族秘密》這本著作中。

  很少人會將真實的諮商內容完整公開。柳女士的擔憂、與我之間的諮商、如何面對過去和「家族的秘密」、內心起了什麼樣的變化。透過文學家獨特的洞察力和表達能力,如此細膩的刻劃出這些歷程,令我訝異不已。希望各位讀者有機會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同時,在柳美里女士的同意下,本書的第七章和第八章也記錄了我與柳美里女士的諮商內容,並由我從心理諮商師的角度去分析。

  讀者們或許會認為,我是因為柳女士的小說和在媒體上發表的言論和行為,才會產生這些想法。或者覺得柳女士是特立獨行的「特別的人」。事實並非如此。柳女士真正的煩惱,和所有為人父母的煩惱一模一樣。我認為柳女士的吶喊,是世上多數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吶喊。身為作者的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貼近柳女士的「心靈之旅」。而本書也集結了眾多我過去處理過的親子對話,「陪伴」他們踏上心靈之旅。我希望將這些內容,傳達給生活陷入迷惘、困於泥沼中動彈不得的父母。

 

什麼是「乖孩子」? 「教出乖順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共通心願。 但是,請停下來思考一下。 「乖孩子」指的到底是怎麼樣的小孩? 當個「乖乖牌」,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 「乖孩子」和「其他類型的孩子」的差異,是怎麼產生的? 大部分的家長都「沒徹底思考過這個問題」吧?然而,請藉由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想一想。 我認識的「乖小孩」、「好人」當中,有很多人非常勉強自己,就算他們有一天崩潰了,我也不會覺得奇怪。當事人已經瀕臨極限,直到「問題」出現以後,才會發覺原來自己以前都在逞強。相較於此,叛逆的小孩對自己有某種程度的瞭解,通常他們也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們對自己的瞭解不必然是正確的,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扭曲的。 我曾經跟一位叫做奈奈的國二女學生對談過,他令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是別人眼中的「不良少女」。服裝儀容不整、經常翹課,對老師惡言相向。在校方的委託下,我和奈奈有了在諮商室會談的機會。 她坐在椅子上,將手臂交叉於胸前、翹著二郎腿,臉轉向側邊,我突然問他一個問題。我問:「你喜歡自己嗎?」 隔了一會兒,她點點頭。我接著問:「你喜歡媽媽嗎?」他一樣點頭。對於「你覺得自己幸福嗎?」、「你覺得能活著很棒嗎?」等問題,她也給我肯定的回答。 因此,我開始針對相反的情緒詢問。「你討厭自己嗎?」、「家是不是讓你覺得不快樂?」、「上學讓你感到很沉重吧?」……聽到這些務問題,奈奈馬上搖頭否認。 這樣的反應實在太奇怪了。因為,大部分叛逆的小孩,都認為「自己很差勁,沒有存在的價值,大人很討厭自己」。也就是說,他們的自我評價很低。這時候我發現,奈奈是不是經常表現出與真正的感受相反的態度,刻意讓別人誤會,並加入特定團體讓自己變成「壞小孩」。所以我將這樣的想法直接告訴他。 「你覺得『是』的時候,會回答『不是』,說『不是』的時候,其實是『是』吧」。 聽到這一番話,奈奈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我等奈奈的情緒平復下來。我說:「父母和老師完全不懂小孩在想什麼,對吧?」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