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一萬步為何還是瘦不了?體能訓練師:別再「自認做過 ... | 常走路運動的人一定要看

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

這世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

譬如大家應該常聽說「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或 ...首頁 / 瘦身瘦身每天走一萬步為何還是瘦不了?體能訓練師:別再「自認做過運動」不是汗流得愈多,脂肪燃燒愈多僅為情境配圖。

 閱讀,對身體好! 林耘彤、陳之俊 2020-05-22分享傳送A+為什麼就算開始運動了,還是無法如願瘦下來、或是身體狀況仍沒有改善?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

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也都知道想要減肥預防生活習慣病,或是鍛鍊下半身以防臥床不起,最好日常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如何做運動才能發揮成效。

甚至於,應該會有人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或是「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才好」等種種理由,於是在運動之前,老早就宣告放棄。

還有些人就算已經下定決心,踏出第一步要開始做運動了,卻總是感受不到成果,因此倍感沮喪。

明明已經在做運動了,卻還是無法如願地瘦下來,健康檢查的結果也依舊不理想,甚至於爬個樓梯還是上氣不接下氣......為什麼就算開始運動了,還是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呢?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

這世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

譬如大家應該常聽說「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或是「做家事時想辦法邊動邊做肌肉訓練」等。

但是多走一站的距離,或是做家事順便做肌肉訓練,在運動強度不足的狀態下,根本無法達到「做運動的目的」。

當然多走一站的距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

我們做運動的目的有很多種,如果想要紓解壓力,或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進而促進新陳代謝的話,運動強度低的「輕鬆」健走或肌肉訓練或許可行。

但如果運動的目的是在於消除肥胖、解決生活習慣病或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Syndrome)、改善健檢紅字的話,一昧地長時間做強度低的健走或肌肉訓練,老實說效果很差。

愈是忙到抽不出時間的人,愈是需要增加運動強度。

不然隨意做些強度低的運動,就「自認做過運動」了,自然很難看出成果。

圖/愈是忙到抽不出時間的人,愈是需要增加運動強度;陳之俊攝。

做再多「練不出肌肉」的運動根本毫無意義?究竟何謂具適當強度,能展現成果的運動呢?這點可用能不能練出肌肉作為一個參考依據。

「輕鬆」的運動,或許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卻很難練出肌肉。

事實上,「肌肉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觀念,最近受到愈來愈多研究或媒體們熱烈地討論。

人類的肌肉量,會在20幾歲至30幾歲時達到顛峰,日後主要會從下半身的部分開始衰退。

更有研究發現,過了30幾歲之後,肌肉量會逐年下降1%。

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做的話,肌肉量只會一路消減下去。

肌肉量變少的話,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比方說,目前已知需要協助或需要看護(臥床不起)的人,約有三成起因於「運動器官機能不佳」。

所謂的運動器官,就是肌肉、骨骼及關節等,與身體活動相關的部位之總稱。

總而言之,事先藉由肌肉訓練維持肌肉量,鍛鍊下半身,使身體活動自如,即可預防臥床不起。

此外,另有研究指出,肌肉訓練對於預防失智症也能看出一定的成效。

「缺乏運動」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報告顯示,透過肌肉訓練或有氧運動等方式刺激肌肉,並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活化大腦,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話雖然這麼說,就算研究提出想要預防臥床不起或失智症,應讓身體長出肌肉,但是大家可能會覺得,「擔心這種問題似乎言之過早」。

然而,為什麼會希望大家從20幾歲或30幾歲就應該開始做運動練肌肉,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

現在就以做運動減肥這個例子,為大家說明緣由。

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做輕度運動流點汗就能瘦下來,但是事實未必如此。

在這世上,有些人為了瘦下來,於是會穿著厚重衣物去跑步,或是藉由上三溫暖或做熱瑜珈等方式,想讓汗水痛快地排出體外。

甚至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汗流得愈多,代表脂肪也能大量燃燒,但事實上這些排出體外的汗水,絕對不會和脂肪的燃燒量呈正比!或許有些人在暢快流汗後,一量體重會開心地發現「體重變輕了!」,但那只是身體的水分流失而已。

過度流汗後會呈現輕度脫水症狀,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有時還可能因此造成心臟等處的負擔。<


常見減重瘦身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