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固球發展史1 | 巧固球規則

巧固球的比賽中,限制同隊隊友在擲射球網前不得超過三次,但是開球的傳球次數並不包括在內。

任何的犯規都由對方在犯規地點開自由球。

[規則都和3有關係].巧固球簡介何謂巧固球 巧固球運動,是把一個周圍56~60公分,重400~475公克的圓形球,擲向與地面55度角的網子,網子是正方形1公尺正方,富有彈性的耐龍網上;使球打擊網後,彈回3公尺的有效區,讓對方玩伴去接球,接球動作必須在球落地以前完成。

接球之一方接球後,不得持球超過三秒,不得持球運動超過三觸地,同方隊員相互傳球,不得超過三傳球,在此合法的原則下射球打擊球網,如此交互輪換攻守遊戲。

       為何叫巧固球呢?因為球射在網上,反彈後的聲音有『巧固』,『巧固』的聲音,所以稱為巧固球。

因為富有禮讓精神,又稱君子球,又因團體教育的運動目的而發明,也稱為『教育球』。

       巧固球運動,依場地的大小、網數的多寡,可分成二種:一種是單網賽:參加比賽的人數,每隊最多6人,最少4人,平常遊戲人數多寡不拘。

一種是雙網賽:參加比賽的人數,每隊最多9人,平常遊戲人數多寡不拘。

單網賽場地的大小,是雙網賽場地的一半,兩種遊戲的規則,大致相同。

惟雙網賽限制每個球網在連續射網三次後,必須傳球至另一網射擲。

       巧固球運動中,三觸地指接球的球員,在射球或傳球之前,以單腳計算,只能有三次觸地的機會,例如雙腳站立接球的球員,只允許再跨一步。

      巧固球的比賽中,限制同隊隊友在擲射球網前不得超過三次,但是開球的傳球次數並不包括在內。

任何的犯規都由對方在犯規地點開自由球。

[規則都和3有關係]      巧固球運動活動過程中,守備球員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擋對方攻擊前進或射球{禮讓]。

攻方球員,亦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擋守方之守備動作。

亦即雙方在遊戲過程中,均得充分發揮禮讓精神,相互讓對方發揮高度的攻守技巧。

禁區是指以球網下緣中央為圓心,半徑3公尺的場內半圓形地區。

射球的球員,將球擲向球網,球反彈落在場地內禁區外,不為對方守備球員所接獲時為得分。

射球的球員射球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對方得分:(1)射球時,球未擊中球網而將球擲向界外時。

(2)射網之球,反彈後,落在禁區上。

(3)射網之球,反彈後,飛出界外。

       巧固球比賽勝負判定的方法,可分時間法[比賽]和分數法[休閒],時間法是在預定的時間結束後,那一對獲得的分數多,就是該對獲勝。

分數法是那一對先獲得預定的分數,那一對獲勝。

 巧固球發展史Theobjectiveofhumanphysicalactivitiesisnottomakechampions,buttomakeacontributionto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DrHermannBrandt譯:人類身體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優勝;而是為了建構一個和諧的社會來有所貢獻。

                                                             布蘭德博士 一】、國際推展初期: 要了解台灣巧固球運動之發展,首先要從巧固球發明之緣由、經過及精神詳加研究,方能知其大意。

1969年瑞士生物學家布蘭德博士(Prof.HermannBrandt)將現有的遊戲,經精細的分析研究後,根據人類進化的原則、體育原理、現代工業的需求、人類行為的趨向等,從教育的團體遊戲觀點,聯合籃球、排球、壁網球(BasquePelota)和手球,創造了巧固球。

以維持健康而正當的競賽氣氛下,做不侵犯別人身體活動和禮讓的態度為宗旨。

可謂君子之爭,誠如孔子說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一樣。

所以有「君子球」之稱。

這是巧固球和其他運動所不同之處。

    他在日內瓦從事多年的實驗,研究如何把身體活動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活動上的問題。

1928年在瑞士體操協會中成立「運動醫學管制」機構,並因為其努力,不僅全州所採用,且普及於全瑞士境內。

亦介紹女子排球與籃球運動到瑞士。

更在1938年榮獲「法國運動機動協會」贈她該會之榮譽顧問頭銜,以承認其卓越貢獻。

1960年法國政府頒贈他「傑出運動功臣」的頭


常見減重瘦身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