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瘦! 連運動白癡都愛上的「燃燒2倍熱量」超慢跑 | 一般人跑步時速
快走、慢跑最高時速同樣是8公里,不過一般人平時快走約時速6公里,即走路速度加快到上氣不接下氣。
當時速相同時,其實慢跑的負荷比較低,也就是同樣的 ...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APPETtoday新聞雲>ETtoday健康雲2016年01月11日20:00▲超慢跑燃燒2倍熱量。
(圖/達志示意圖)文/趙堅醫師一般狀況下,大家都會用快的速度跑步,而「超慢跑」則是以非常非常緩慢,甚至比走路還慢的速度來跑步;因為速度慢,所以不會覺得累,「超慢跑」是能讓任何人馬上開始跑步的運動。
超慢跑燃燒2倍熱量,挺直腰背,抬起大腿,極慢速跑步也能增強體力。
每公里10到15分鐘大多數人慢跑,一公里只需五到六分鐘;基本上「超慢跑」的速度大概與走路差不多,甚至可以更慢,以跑起來「輕鬆」為原則,就是能邊跑邊聊天。
一般成年人走一公里大概需要10到15分鐘,建議一開始以這個速度作為基準。
如果以走路的速度跑五分鐘後,身體還沒有熱起來的話,就可以試著加快一點點速度。
但如果感到有喘不過氣來時,就立刻將速度調慢,也可以把步幅縮小或降低步頻,速度再慢也沒有關係。
而對於體力還不夠、尚未習慣跑步的人而言,可以用更慢的速度來跑步。
日本福岡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在「聰明跑完全程馬拉松」一書中寫道:「以極慢速跑步也能增強體力。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原本也很討厭運動,在即將40歲時,朋友邀她一起跑步,結果不但瘦身有成,還成為一位慢跑健將,和健走同樣速度的超慢跑,可以消耗約兩倍的能量。
這是因為使用不同的肌肉,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須確實抬起大腿,此時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還有從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髂腰肌等大塊肌肉,能量消耗量也就比較大。
跑愈慢愈上手除了跑愈「慢」就會愈上手,適合的跑姿則能更輕鬆有效地展現運動效果;跑步時最好維持「挺直腰背」的姿勢。
不要只使用腿部肌肉,多運用腰部以上的肌肉,能減輕各部位肌肉的負擔,跑起來更輕鬆自在。
日本NHK生活情報電視節目「老師沒教的事」,跑步教練講解並示範「超慢跑」的概念和跑姿;「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一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更提到「超慢跑」燃燒熱量是走路兩倍,讓她一年瘦12kg!找出自己的速度儘管跑步運動蔚成風氣,但還是有許多人停留在「我跑不動」、「跑步好累」、「好懶得跑步喔!」而無法跨出第一步;源自於日本的「超慢跑」吸引許多入門跑者,比走路速度還慢的「超慢跑」,標榜只要找出自己的速度,任何人都可以跑得輕鬆、跑得愉快,不會跑得氣喘吁吁,而「燃燒熱量」更是走路的兩倍,連「運動白痴」都會愛上的運動。
快走或慢跑哪個對我比較好,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快走和慢跑就是最好鍛鍊下肢和全身的運動,且人人都可馬上行動。
不過快走好還是慢跑好快走與慢跑到底有什麼不同?跑雙腳會騰空 走單腳踏實地慢跑與快走是「單腳與雙腳的差別」。
無論快跑、慢跑,跑步時一定有兩腳同時離地的期間,也就是同時騰空的飛躍期;快走是一般走路加快速度,永遠都有一隻腳「踏實地」。
當腳「回到」地面,慢跑的地表反作用力較快走大,對關節的壓力也較大,依據騰空的速度、時間,慢跑的「衝擊」,可能達平時走路的2至6倍。
慢跑較持久 快走較消耗熱量快走、慢跑最高時速同樣是8公里,不過一般人平時快走約時速6公里,即走路速度加快到上氣不接下氣。
當時速相同時,其實慢跑的負荷比較低,也就是同樣的體力,慢跑的時間可以比較長,但快走消耗熱量比較高。
專家一致認為,快走、慢跑都很好,只是因應不同身體狀況、不同目標,可選擇不同方式運動。
簡單可區分為三類。
第一類關節狀況不佳(選擇快走) 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骨關節曾受傷害、平衡不佳,或是體重過重,又希望能燃燒脂肪、減重者,可以選擇快走。
第二類骨關節健康 想強化心肺功能(選擇慢跑)尤其是35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快,慢跑是很好的「保肌」運動。
第三類想減重 想增強體力(慢跑與快走並重)關節無特殊問題或已初步退化,又希望減重、也希望增強體力者,不妨慢跑、快走交替進行。
心臟病 輕快健走就好心臟病等慢性病族群,由於循環功能不佳、心臟負荷程度有限,建議最好選擇一般的健走,也就是比平時走路速度快些,但不要達到快走的速度。
雖然爬樓梯對心肺負荷較重,但可改善心血管症狀,建議心臟病患者,還
當時速相同時,其實慢跑的負荷比較低,也就是同樣的 ...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APPETtoday新聞雲>ETtoday健康雲2016年01月11日20:00▲超慢跑燃燒2倍熱量。
(圖/達志示意圖)文/趙堅醫師一般狀況下,大家都會用快的速度跑步,而「超慢跑」則是以非常非常緩慢,甚至比走路還慢的速度來跑步;因為速度慢,所以不會覺得累,「超慢跑」是能讓任何人馬上開始跑步的運動。
超慢跑燃燒2倍熱量,挺直腰背,抬起大腿,極慢速跑步也能增強體力。
每公里10到15分鐘大多數人慢跑,一公里只需五到六分鐘;基本上「超慢跑」的速度大概與走路差不多,甚至可以更慢,以跑起來「輕鬆」為原則,就是能邊跑邊聊天。
一般成年人走一公里大概需要10到15分鐘,建議一開始以這個速度作為基準。
如果以走路的速度跑五分鐘後,身體還沒有熱起來的話,就可以試著加快一點點速度。
但如果感到有喘不過氣來時,就立刻將速度調慢,也可以把步幅縮小或降低步頻,速度再慢也沒有關係。
而對於體力還不夠、尚未習慣跑步的人而言,可以用更慢的速度來跑步。
日本福岡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在「聰明跑完全程馬拉松」一書中寫道:「以極慢速跑步也能增強體力。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原本也很討厭運動,在即將40歲時,朋友邀她一起跑步,結果不但瘦身有成,還成為一位慢跑健將,和健走同樣速度的超慢跑,可以消耗約兩倍的能量。
這是因為使用不同的肌肉,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須確實抬起大腿,此時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還有從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髂腰肌等大塊肌肉,能量消耗量也就比較大。
跑愈慢愈上手除了跑愈「慢」就會愈上手,適合的跑姿則能更輕鬆有效地展現運動效果;跑步時最好維持「挺直腰背」的姿勢。
不要只使用腿部肌肉,多運用腰部以上的肌肉,能減輕各部位肌肉的負擔,跑起來更輕鬆自在。
日本NHK生活情報電視節目「老師沒教的事」,跑步教練講解並示範「超慢跑」的概念和跑姿;「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一書的作者梅方久仁子更提到「超慢跑」燃燒熱量是走路兩倍,讓她一年瘦12kg!找出自己的速度儘管跑步運動蔚成風氣,但還是有許多人停留在「我跑不動」、「跑步好累」、「好懶得跑步喔!」而無法跨出第一步;源自於日本的「超慢跑」吸引許多入門跑者,比走路速度還慢的「超慢跑」,標榜只要找出自己的速度,任何人都可以跑得輕鬆、跑得愉快,不會跑得氣喘吁吁,而「燃燒熱量」更是走路的兩倍,連「運動白痴」都會愛上的運動。
快走或慢跑哪個對我比較好,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快走和慢跑就是最好鍛鍊下肢和全身的運動,且人人都可馬上行動。
不過快走好還是慢跑好快走與慢跑到底有什麼不同?跑雙腳會騰空 走單腳踏實地慢跑與快走是「單腳與雙腳的差別」。
無論快跑、慢跑,跑步時一定有兩腳同時離地的期間,也就是同時騰空的飛躍期;快走是一般走路加快速度,永遠都有一隻腳「踏實地」。
當腳「回到」地面,慢跑的地表反作用力較快走大,對關節的壓力也較大,依據騰空的速度、時間,慢跑的「衝擊」,可能達平時走路的2至6倍。
慢跑較持久 快走較消耗熱量快走、慢跑最高時速同樣是8公里,不過一般人平時快走約時速6公里,即走路速度加快到上氣不接下氣。
當時速相同時,其實慢跑的負荷比較低,也就是同樣的體力,慢跑的時間可以比較長,但快走消耗熱量比較高。
專家一致認為,快走、慢跑都很好,只是因應不同身體狀況、不同目標,可選擇不同方式運動。
簡單可區分為三類。
第一類關節狀況不佳(選擇快走) 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骨關節曾受傷害、平衡不佳,或是體重過重,又希望能燃燒脂肪、減重者,可以選擇快走。
第二類骨關節健康 想強化心肺功能(選擇慢跑)尤其是35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快,慢跑是很好的「保肌」運動。
第三類想減重 想增強體力(慢跑與快走並重)關節無特殊問題或已初步退化,又希望減重、也希望增強體力者,不妨慢跑、快走交替進行。
心臟病 輕快健走就好心臟病等慢性病族群,由於循環功能不佳、心臟負荷程度有限,建議最好選擇一般的健走,也就是比平時走路速度快些,但不要達到快走的速度。
雖然爬樓梯對心肺負荷較重,但可改善心血管症狀,建議心臟病患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