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想要有顆「強心臟」,醫生:請將步行當日常|大人社團 ... | 走路當運動

雖然走路人人都會,但依強度可再分成散步、北歐式健走和超慢跑,走對了,心臟自然好。

「我是心臟病專家,關於運動,聽我的就對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享樂/健康營養50歲後想要有顆「強心臟」,醫生:請將步行當日常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112,3372020-08-26作者/周玉文文章出處/大人社團放大字級重點分享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預防性心臟學專家呼籲,50歲之後,一定要多走路。

雖然走路人人都會,但依強度可再分成散步、北歐式健走和超慢跑,走對了,心臟自然好。

「我是心臟病專家,關於運動,聽我的就對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預防性心臟學專家娃森(KarolWatson)說,邁入50歲,走路就是最好的運動。

她解釋,走路幾乎人人辦得到,而且隨時可上路,最容易執行。

她建議所有不愛運動的人,想要無痛鍛鍊身體,第一步就是常走路:「事實上,走路和其他任何形式的有氧運動一樣好處多多。

」大人們隨著年齡增加,運動強度可能有所受限。

不過,依據個別體能、年齡,走路也有多元選擇,從散步、北歐式健走到超慢跑,你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行方式。

低強度:散步的速度,每天走半小時一項針對全球17國、13萬人進行的研究顯示,每週走路5天、每天30分鐘,就能有強健心臟、減少心臟病發的效果。

研究成員之一的加拿大醫師雷爾(ScottLear)表示,最好將散步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例如在辦公室不同部門間多走動,或是爬樓梯、起身到茶水間倒咖啡,都有益心臟健康。

另外,雖然一般印象要「日行萬步」,但2019年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4400步就能降低死亡風險,只要遛狗一趟大約就能辦到,並不一定要走到1萬步。

中強度:北歐式健走,可活動全身80%肌肉體能狀況比較好、覺得散步無聊的人可以進階一級,挑戰斜坡快步走、或背負重物走路,也可以採取仿滑雪運動的北歐式健走(NordicWalking)。

北歐式健走不但促進熱量消耗,同時還能活動全身80%的肌肉。

(照片來源:Shutterstock)所謂北歐式健走就是雙手各握一支健走杖,往前走的同時,上半身與手臂施力下壓健走杖,用力推動身體往前進。

法國健康及運動醫學研究學院(IRBMS)巴蓋特(PatrickBacquaert)博士說,健走杖可幫助身體平衡,能減少關節負擔,也可減輕背痛。

這套專業的健走技巧是由運動生理學、健身專家共同開發,原本是專為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族群設計,比起一般的走路,需要出更多力,能消耗較多熱量,加上健走杖強化穩定性,因此包括腿部有宿疾的人和老人家都適合。

高強度:碎步般的超慢跑,燃脂效果比健走更好如果上述的健走對你來說還是太輕鬆,不妨轉攻「長距離慢跑(LongSlowDistance)」,也稱作「超慢跑」。

超慢跑顧名思義比一般比慢跑速度慢、步幅也比較小。

由於比較不容易感到疲累,反而能跑比較久,照樣能達到燃燒脂肪、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

超慢跑有個「微笑速度」的定義,也就是邊跑還能邊微笑,不僅不會臉紅氣喘,甚至還能邊跑邊聊天。

換算成時速大約是5至6公里,雖然只比健走的4公里快一些,消耗的熱量卻多很多,原因在於,即使速度超慢,但「跑步」時仍有雙腳同時離地的時間,會比永遠有一隻腳撐地的健走使用更多肌肉。

超慢跑發明人德國醫師亞肯(ErnstvanAaken)強調,超慢跑是步行與慢跑的結合體,看重時間長度,而非距離長度。

不妨從1天15分鐘開始入門,再慢慢增加到1小時,長期鍛鍊下來,成效相當顯著。

 延伸閱讀:腦科學家:越常走路,憂鬱機率越低、越有創意日本持續20年研究健康黃金法則:日行8000步+快走20分鐘大人跳繩健身,消脂又增加腦細胞活力看更多50歲心臟健康健走北歐式健走超慢跑走路的好處走路姿勢北歐式健走優缺點超慢跑功效加入大人社團[email protected]開始實踐美好熟齡生活立即加入加入大人社團粉絲頁課程、講座、旅遊一手資訊不漏接立即加入加入大人社團開始實踐美好熟齡生活成為LINE好友成為FB粉絲大人都在看心靈老莊專家蔡壁名:用靜止的心,照見事情真相、穿越困境健康營養腦科學家:越常走路,憂鬱機率越低、越


常見減重瘦身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